常见问题

格瑞朗博RFS-30射频电波刀采用4.0M射频技术,实现低温切割以及凝血功能。相对普通高频电刀,手术时对宠物产生的热损伤很小,术后恢复更快。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宠物大多体表被毛,使用高频电刀时不得不面对为负极板备皮的问题。这样射频电波刀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射频电波刀采用容抗型极板,无需紧密贴于表皮,即极板免备皮。这给宠物手术带来了极大便利性。因而,越来越受到医生们的推崇。

格瑞朗博高频手术设备RF-100,采用1.71Mhz射频技术实现椎间孔镜下的脊柱精细微创手术。 目前临床应用主要有低温等离子设备或射频级高频手术设备两类,不过如今越来越多医院开始采用射频级高频手术设备,究其原因,主要是如下三点: 1. 操作射频级高频手术设备时无需氯化钠溶液做介质,故而对马尾神经的刺激或损伤极小。 2. 同低温等离子设备不同,射频级高频手术设备不产生电弧,因此不损伤内镜。 3. 相对于低温等离子设备,射频级高频手术设备凝血更胜一筹。

人体皮肤被烧伤主要取决于温度和时间,一般情况下,可以造成人体瞬间被烧伤的温度为70℃以上,也就是说当皮肤碰到70℃或者更高的温度时会瞬间受到伤害;如果人体持续接触50℃以上的物体时,也是会被烧伤的。温度在40-49℃范围时组织的损伤是可逆的;温度大于50℃时组织的损伤不可逆;温度在40-70℃,利于组织活检;当温度大于100℃时,组织会迅速干燥,甚至碳化。 射频级高频手术设备的工作原理决定其在工作时不会造成组织碳化。其利用射频级电磁波,使组织细胞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水分子快速振荡,撞击细胞壁使之破裂,从而达到切割目的。电刀自身不产生热,属于低温切割,手术区域温度不高于70℃。

射频高频手术设备更适合精细微创手术?主要取决于射频级高频手术设备的频率及工作原理。 射频级高频手术设备,其工作原理是电极工作端输出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一般高于1.5MHz(例如格瑞朗博公司产品的频率是4MHz ),通过电极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区域,由于细胞内含有大量水分子(水分子为极性分子,受电磁场影响),在这个局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水分子快速振荡,撞击细胞壁使之破裂,从而达到切割目的。 曾有研究指出3.8-4.0MHz的频率对人体组织的侧面热损伤最小,且工作温度为40-70℃。低温切割,创伤面小,组织无碳化;愈合快,恢复快;切割精细、准确,精细操作易于控制。

主要是频率和波形不同,继而决定了工作原理和效果的不同。 第一,格瑞朗博自主研发生产的高频手术设备频率是1.71MHz和4.0MHz,而普通高频电刀的工作频率则为450KHz—650KHz。 第二,二者的工作原理不同。 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时,组织因本身的阻抗会产生热量。电流不变时,阻抗越大,热量越大。 普通高频电刀工作时,电流通过电极,电极与人体接触处的面积越小,阻抗就越大,接触位置热量就越大,细胞受热破裂、凝血(类似于气球被烫破),以此达到切割或止血的目的。 射频级高频手术设备其工作原理是电极工作端输出1.71MHz/4.0 MHz射频电磁波,而非电流,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受电磁场影响的极性水分子在这个局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快速振荡、撞击,促使细胞壁破裂,从而实现了切割目的;于此同时,水分子在高速运动过程中摩擦生热,将电能转化为热